2023年新疆成人高考注意事項
日期:2023-03-15瀏覽量:896
考試復習時,參照成考往年真題及答案可以了解以往考試的重點和答題技巧,可以幫助同學們針對性復習,提高考試分數。本文就為大家提供政治成考往年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
2.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題上不給分。
3.考試結束后,考生應將本試題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選擇題,共80分)
一、選擇題: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 B )。
A.事物性質的改變
B.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C.事物結構的優化
D.事物數量的增加和位置的移動
2.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是( C )。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對抗性和非對抗性
C.同一性和斗爭性
D.根本性和非根本性
3.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區分的是( D )。
A.反映論和先驗論
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4.哲學上的一元論就是肯定( A )。
A.世界萬物具有統一性
B.時間和空間具有不可分割性
C.世界萬物具有可知性
D.物質和運動具有不可分割性
5.檢驗認識的真理性,就是檢驗主觀認識是否( A )。
A.符合客觀實際
B.被群眾所掌握
C.符合書本知識
D.被多數人贊同
6.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的( D )。
A.發展觀
B.一元論
C.物質觀
D.認識論
7.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的發展是( D )。
A.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
B.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
C.穩定性與變動性的統一
D.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8.認識的高級階段是( B )。
A.感性認識
B.理性認識
C.直接認識
D.間接認識
9.唯物史觀認為,歷史人物的活動可以( B )。
A.完全擺脫社會規律的制約
B.深刻影響社會歷史的發展
C.根本改變歷史發展的方向
D.最終決定歷史發展的進程
10.認清國情是認清和解決革命問題的基本依據。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是( B )。
A.新民主主義社會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11.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 C )。
A.勞動資料與勞動對象的統一
B.地理環境與人口因素的統一
C.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一
D.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一
12.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 B )。
A.社會改革
B.科學技術革命
C.階級斗爭
D.社會基本矛盾
13.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存在著進步勢力、中間勢力和頑固勢力,黨對中間勢力采取的策略方針是( D )。
A.反對
B.爭取
C.發展
D.孤立
14.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鑒于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這段話旨在強調建設社會主義,必須( C )。
A.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
B.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社會矛盾
C.根據本國情況走自己的道路
D.正確處理各種經濟關系
15.農民階級在中國近代民主革命中所處的地位是( D )。
A.先鋒隊
B.參與者
C.領導者
D.主力軍
16.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四周白色政權的包圍中,農村革命根據地能夠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C )。
A.有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
B.黨的領導及其正確的政策
C.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
D.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
17.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是( C )。
A.當今時代主題
B.市場經濟理論
C.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自主創新能力
18.住房、物價、收入、醫療、教育等民生熱點問題備受百姓關注。這些問題反映了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是(B )。
A.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C.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D.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1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歷史依據是( B )。
A.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B.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和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鮮經驗
C.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D.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
20.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精髓是( B )。
A.解放思想
B.實事求是
C.與時俱進
D.求真務實
21.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問題是( A )。
A.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
B.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C.深化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D.形成科學的宏觀調控體系
22.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這一時期最鮮明的特征是( A )。
A.改革開放
B.創新驅動
C.經濟發展
D.社會穩定
23.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立國之本是( D )。
A.堅持改革開放
B.實現共同富裕
C.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4.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是( D )。
A.健全社會主義法治
B.構建和諧社會
C.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
D.改善人民生活
25.當前,制約我國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是( A )。
A.城鄉二元結構
B.農業投入不足
C.農民收入偏低
D.農村發展滯后
26.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當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重點是( A )。
A.調整經濟結構
B.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C.防控金融風險
D.建設創新型國家
27.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堅持這一基本國策的立足點是( A )。
A.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B.相互借鑒,求同存異
C.內外聯動,互惠互利
D.多元平衡,共同發展
28.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 B )。
A.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B.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D.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29.“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核心是( A )。
A.一個中國
B.長期繁榮
C.兩制并存
D.高度自治
30.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這種情況下,發展中國家( C )。
A.難以抓住機遇,應回避風險
B.可無視風險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
C.應提高防范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D.應抵制經濟全球化
3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 B )。
A.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B.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D.社會主義榮辱觀
32.推進社會建設的重點是( A )。
A.保障和改善民生
B.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C.推進公民道德建設
D.推進社會治理創新
33.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 C )。
A.有效預防和懲治腐敗
B.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C.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D.科學執政、民主執政
34.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設立國家憲法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國家憲法日的日期是( B )。
A.9月10 日
B.12月4日
C.1月1日
D.5月4日
35.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處理國家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是( D )。
A.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
B.互惠互利、共贏共存
C.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36.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 A )。
A.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B.民族合作
C.民族團結
D.民族平等
37.2014年11月11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我國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各成員領導人圍繞“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主題深入交換意見。此次會議的舉辦城市是(C )。
A.天津
B.廣州
C.北京
D.上海
38.2015年4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紀念活動。本次活動是紀念萬隆會議召開( A )。
A.60周年
B.65周年
C.50周年
D.55周年
39.2015年1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據初步核算,201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6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D )。
A.9.2%
B.10.4%
C.6.5%
D.7.4%
40.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其中第一步是到2025年( C )。
A.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
B.我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C.邁入制造強國行列
D.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成為制造業大國
二、辨析題:41~4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41.社會規律是通過人們的活動表現出來的,這表明社會規律不具有客觀性,是可以被創造或消滅的。
答案要點:
錯誤。(2分)
(1)規律是事物運動發展中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客觀性是其根本特點。人們只能認識和利用規律,不能創造或消滅規律。社會規律也具有規律的一般特點。(4分)
(2)社會規律是通過人們的活動表現出來的,這只是說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的表現方式不同,并不否認其客觀性。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一樣,都不依賴于人的意識,人們的活動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社會規律。(4分)
42.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不是一勞永逸的,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
答案要點:
正確。(2分)
(1)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堅持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領導核心地位,必須鞏固黨的執政地位。(2分)
(2)當前,黨面臨嚴峻的執政考驗。因權力的誘惑,極易產生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特權思想等,最終導致喪失執政地位。(4分)
(3)只有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才能長期執政不變質。(2分)
三、簡答題:43~45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3.簡述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含義及其表現。
答案要點:
(1)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是指社會意識在反映社會存在的同時,還有自己特有的發展形式和規律。(2分)
(2)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在: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3分)社會意識內部各種形式之間的相互影響及各自具有的歷史繼承性;(3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的反作用。(2分)
44.毛澤東思想在哪些方面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答案要點:
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
關于革命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的理論;
關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論:
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論;
關于黨的建設的理論。
(每項2分,答出任意五項可得滿分10分)
45.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時期做出的重大抉擇。當前,進一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要點:
(1)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圍繞產業發展需求部署創新鏈,完善科技有效支撐產業發展的機制。(3分)
(2)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市場導向的創新格局。(2分)
(3)進一步優化創新環境。積極研究制定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有關政策措施。(3分)
(4)進一步擴大科技開放合作。加快國際科技資源流動和重組,在開放合作中提高我國產業技術水平和增強科技實力。(2分)
四、論述題:46小題。20分。
46.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如何理解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答案要點:
(1)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黨領導人民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制定憲法和各項法律,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嚴格依法辦事,保證法律的實施。(6分)
(2)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要求,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4分)
(3)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不僅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而且也保證了黨的執政地位。依法治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黨的領導下,維護人民主人翁地位的過程,保證人民實現當家作主的過程。(5分)
(4)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三者必須統一于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實踐之中,決不能將它們分割開來和對立起來。(5分)
以上就是新疆成考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更多新疆成考相關資訊,歷年真題,復習資料,技巧交流答疑,請關注新疆成考網。
高起點 | 10月21日 | 10月22日 |
語文 | 外語 | |
數學(文) | 史地(文) | |
數學(理) | 理化(理) |
專升本 | 10月21日 | 10月22日 |
政治 | 專業課 | |
外語 | 詳細>> |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文章評論(已有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