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疆成人高考高起本《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日期:2022-10-26瀏覽量:937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已發布,適用于報考了今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專業的考生,可使用本次試題復習重點知識,測驗當年備考知識是否扎實。
★試題練習
一、選擇題
1.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 )
A.客觀規律
B.科學理論
C.社會實踐
D.對人們是否有用
2.實踐高于理論的認識是因為實踐具有( )
A.普遍有用性的優點
B.絕對性的優點
C.直接現實性的優點
D.相對性的優點
3.認識的第二次飛躍指的是( )
A.由認識的實踐
B.由實踐到認識
C.由認識到真理
D.由真理到認識
4.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是( )
A.分析與綜合的統一
B.歸納和演繹的統一
C.可能與現實的統一
D.具體和歷史的統一
5.真理發展的根本途徑是( )
A.由絕對走向相對
B.由相對走向絕對
C.由絕對走向絕對
D.由相對走向相對
二、辨析題
1.一個人所有的知識都來源于實踐。
2.實踐是對不可知論最有力的駁斥。
三、簡答題
1.簡述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2.為什么說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3.簡述認識主體和客體的相互關系。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C
3.A
4.D
5.B
二、辨析題
1.答:錯誤。
(1)一切認識歸根到底都來源于實踐,但不等于說每個人的知識都直接來源于實踐。
(2)一個人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經驗,即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一種是間接經驗,即通過書本和向他人學習獲得知識。
(3)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是“源”和“流”的關系。在我為間接經驗者,在他人則為直接經驗者。而且學習經驗必須結合實際才能變為自己的知識;也只有用于指導實踐,才能發揮知識的作用。
2.正確。
(1)不可知論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認為客觀世界是不可能認識或者不可能完全認識。其主要代表是英國的休謨和德國的康德,在中國有莊子。
(2)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以科學的實踐觀對不可知論作了最令人信服的駁斥:①實踐能使主體認識的正確性得到確實可靠的驗證。②實踐能不斷創造出新的認識工具,不斷擴大和加強認識主體的認識能力和范圍,證明客觀世界的可知性。③實踐能不斷提高人的思想能力,使人們能永無止境地認識和把握客觀世界的本質和規律。
三、簡答題
1.在認識與實踐的相互關系中,實踐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對認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認識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是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實踐決定認識。認識的發生、發展、檢驗和歸宿,即認識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社會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之首要的基本的觀點。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主要表現在認識和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也具有兩重性,正確的認識和理論對實踐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錯誤的認識和理論則對實踐起著消極的阻礙作用。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還表現在認識對實踐具有預見作用、組織作用和動員作用。我們既要反對否認實踐決定認識的唯心主義認識論,又要反對否認對實踐具有能動作用的形而上學認識論。
2.實踐推動認識由低級到高級、由淺人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第一,實踐的發展不斷地給認識提出新課題,規定了認識發展的方向,推動人們從事新的探索,形成新的理論。第二,社會實踐的發展給解決新問題提供了主要的經驗材料,使發現新的科學知識成為可能。任何認識問題的解決,都要依據大量的經驗材料。第三,社會實踐給人們認識事物不斷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和技術手段,從而沖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擴大了人類的認識領域,拓展了人類的認識視角,推動了人類認識的發展。第四,社會實踐不斷鍛煉和提高人們的思維能力。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觀世界。社會實踐水平越高,人們的認識能力就越強。
3.認識的主體是指參加實踐活動有目的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認識主體的基本形式有:個人主體、群體主體和社會主體。認識客體是指進入人們認識和實踐范圍的對象。認識客體的基本形式有:自然客體、社會客體和精神客體。
主體和客體的相互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踐關系,即主體和客體之問是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第二,認識關系,即主體與客體是反映與被反映關系。第三,價值關系,即主體和客體之間是需要和滿足的對應關系。
高起點 | 10月21日 | 10月22日 |
語文 | 外語 | |
數學(文) | 史地(文) | |
數學(理) | 理化(理) |
專升本 | 10月21日 | 10月22日 |
政治 | 專業課 | |
外語 | 詳細>> |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文章評論(已有條評論)